砂石是建筑业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房屋、道路工程等建设和混凝土生产,也是我国目前开采量最大的矿产资源。
今年以来,
国内各地频频爆出,
砂石价格猛涨的消息,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天然砂开采量骤减售价持续走高
央视财经
在鄱阳湖通往长江方向的湖面上,一艘装满砂石的船在进行最后的检查。这批砂石从鄱阳湖开采出来,即将被运往下游的安徽、江苏一带。
砂石运输船船主王应财:今年跑到现在跑3个航次,一个多月一个航次。砂石的量不多,比以前少一半都不止。
一位销售商告诉央视财经,由于夏季汛期水位上涨,采砂被迫停止,因此,这两天码头的砂子更是只出不进。
某围几家情况都差不多,都不怎么卖。
江西一家混凝土企业的采购负责人告诉央视财经,这两天,他们仓库中用于生产的天然砂也已所剩无几。
据保护生态环境,长江干道及沿线各水域都加强了采砂管理,这使得砂石的供应量总体下滑,价格因此出现了上涨。
彭泽伟盛混凝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户保国:去年下半年11月份到12月份,砂子涨价的幅度比较高一点。像2019年上半年,这个幅度涨得更高了。
江西省九江市采砂办副主任吴鹏:粗砂是120元每吨,细砂是110元每吨,价格较往年有所提高。
不只是在江西,全国的砂石价格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上涨。
数据显示,今年6月,上海区域的湖砂市场价达到每吨140元,同比涨幅接近20%;广东区域碎石出厂价最高为每吨96元,同比涨幅接近40%;河北、河南、甘肃等区域各类砂石价格涨幅均超过10%。
机制砂“补位”,产能供不应求
由于采挖成本低、利润巨大,砂石一度被称作水中的“软黄金”,在高额利润驱动下,非法采砂船四处横行,生态破坏严重,天然砂供应量减少是必然趋势。
如何寻找更好的替代品,也成为整个行业面临的难题。
业内人士表示,这两年,越来越多的下游企业开始选择使用由岩石破碎而成的机制砂作为替代品。
很多企业均转用机制砂,但国内现有的机制砂供应量还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砂石行业转型工业体系尚需完善
和天然砂石一样,机制砂同样供不应求。那么,如何保证建筑行业的正常生产?砂石行业如何才能完成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呢?
砂石价格的上涨,影响着建筑行业的各个环节。混凝土企业的负责人告诉央视财经,这一年来,由于成本上涨,他们生产的混凝土也不得不跟着涨价,即便如此,利润空间仍然会受到挤压。
业内人士坦言,想在短期内完全告别天然砂石并不现实,合理有序开采是产业转型时期的必然选择。
我国的机制砂企业几乎90%以上都属于小企业,整个产业存在规模大而散乱的问题。
目前,湖南、湖北、江西、厦门等多省市已经明确规定,河道采砂可实行国营统一管理模式或鼓励国企参与砂石生产,避免出现过度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