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稻田里爬满“软黄金”
禾虫是一种跟蜈蚣长得很像的虫子,由于富含丰富的蛋白质,营养价值极高,常被作为一种鲜美食材搬上餐桌,被称为水中“冬虫夏草”和“软黄金”。“水稻+禾虫”种养项目由河源市惠到万家实业有限公司在当地组织实施。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一片已经耕耙好的田地上,技术人员正在农田忙活,他们拿起一个个装着泥土的胶箱,将一坨坨的泥团,像插秧一样插进泥土里。一名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以前大家吃的禾虫大多是野生的,现在禾虫也可以人工养殖了,我们就在投放禾虫种苗。”
2
“水稻+禾虫”亩产值可达3万元
河源市惠到万家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肖青华是西溪村人。去年,肖青华返乡组织实施“水稻+禾虫”种养项目,希望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
肖青华介绍,只有在环境特别好的地方才有禾虫生长。由于半江镇具有优越生态环境,他选择在半江镇养殖禾虫。而后,公司在河源技师学院、广东省农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等机构的科技力量支持下,在半江镇实施“水稻+禾虫”的复合种养模式。
据介绍,这一种养模式不投放化学合成的肥料和农药,禾虫与水稻是一种共生的关系,腐烂的稻根和茎叶可为禾虫提供营养,水稻根系和中空的茎可为禾虫输送氧气;禾虫以土壤微生物和有机碎屑为食,可减少水稻病害发生,禾虫钻洞可松动土壤,其粪便是优质的有机肥料。“水稻+禾虫”的复合种养模式推动了绿色生态的发展。同时,稻田禾虫综合种养产业还推动了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盘活了农村“沉睡”的土地资源,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有效促进了农民和村集体增收。
目前,该公司承包了约80亩的“水稻+禾虫”种养基地,用于种养禾虫和有机水稻。禾虫苗投放8个月后就可以有收成,一般亩产为200斤至500斤左右,按目前的市场价来算,预计亩产值在3万元左右,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3
打造河源禾虫养殖示范基地
肖青华说,野生的禾虫越来越稀少,但是禾虫作为一种鲜美食材,深受广州、东莞等粤港澳大湾区市民喜爱,目前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河源具有优越的生态环境,可以进一步推广养殖禾虫,使其尽快“搬上”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市民餐桌。他表示,河源市惠到万家实业有限公司将努力把半江镇禾虫养殖基地打造成为河源的禾虫养殖示范基地,公司的技术团队将通过技术示范,辐射带动周边乡镇。
当天,该公司还举行了半江农旅田园综合体项目启动暨河源技师学院乡村振兴实践基地揭牌仪式。禾虫养殖基地建设是半江农旅田园综合体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旨在打造一个集生态农业、田园休闲、山野运动、山林养殖、乡村生活五位一体的综合性“乡村产业平台”和“田园休闲度假平台”。
记者:苏勇军钟燕城黄银葵
编辑:林梓楷校对:李雪男